《雙官誥》:三娘教子感人至深 經典晉劇永恒傳承
晉劇具有悠久的歷史、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,是表現和傳承晉商文化的重要載體,2月15日晚,晉劇傳統名劇《雙官誥》在晉中大劇院精彩上演。提起《雙官誥》,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,但說到《三娘教子》,恐怕就無人不知了。晉劇名段《三娘教子》正是《雙官誥》中最感人至深的一段。
晉劇傳統名劇《雙官誥》講述了薛廣在鎮江經商被誤傳病死他鄉。老仆薛保運回靈柩安葬,薛妻張氏、劉氏先后改嫁,拋下孤兒英哥,由三娘春娥織布撫養,英哥不肯勤學,春娥加以教訓,英哥不服,春娥怒,斷布機,以示決絕,薛保再三勸解,母子終于和好,后英哥得中狀元,薛廣也得功名回家,一家團圓,因三娘盡節撫幼,終獲父子之雙官誥的故事。
《雙官誥》是晉劇久演不衰的傳統經典劇目,也是一出生、旦唱做兼重的戲。該劇目通過獨特的視角、經典的臺詞和感人的情節,塑造了一名賢惠善良、吃苦耐勞、忍辱負重的古代婦女形象。其中,在《三娘教子》一幕中,由山西省戲劇杏花獎獲得者閆巧麗扮演的三娘王春娥,唱腔優美、扮相秀麗,將戲劇的四功(唱、念、做、打)五法(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)演繹得淋漓盡致,贏得觀眾陣陣掌聲。演出當晚,晉中大劇院內觀者如市,熱度不減,更有戲迷朋友們或手持相機,或懷揣攝像器材,按號就座,早早等候劇目鳴鑼開演。(劉佳燁)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
